7月27日上午9时30分,铁岭市人民检察院召开铁岭市公益诉讼工作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了铁岭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由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新闻发言人于立卫主持,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潘铁华作新闻发布词。潘铁华副检察长向与会的5家新闻媒体通报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以及2017年7月以来铁岭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具体措施。
据介绍,今年1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求发同志对公益诉讼工作作出重要批示。6月,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省检察院关于我省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和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建议,陈求发书记对公益诉讼工作的开展再次做出重要指示,会议决定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关于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通知。铁岭市委对检察工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焕秋同志自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作出批示。今年7月,市委常委会又听取了市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情况的专题汇报,何焕秋书记再次就公益诉讼工作做出指示,会议同意市检察院关于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建议,决定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下发关于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通知,为全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提供了坚强领导和保障。7月13日,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全市公益诉讼工作推进会,市人大、市政协、市中级法院、全市30余家行政机关参加了会议,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食药监局在会上做了表态发言。
自2017年7月公益诉讼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指示精神和上级院工作部署,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牢牢抓住公益核心,扎实推进公益诉讼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在治理柴河水环境、银州区校园食品安全、西丰县森林资源保护等多方面取得了初步阶段性效果。银州区人民检察院在其“银州检察”官方微信公众号建立“随手拍”——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平台,拓宽了公共利益领域法律监督的渠道,引导群众“随手拍”,共同守护银州“青山绿水、舌尖安全”。
通报情况后,记者对公益诉讼工作方面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魏晓善、民事行政检察处处长李尚杰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辽宁法制报记者江海峰:自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铁岭市两级检察机关取得了哪些成绩?
李尚杰:2017年7月公益诉讼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全市两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公益诉讼工作。截至2018年7月,全市检察机关已立案209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88件,提起公益诉讼案件9件。清理河道淤沙5万立方米,清理河道、村屯垃圾污染4千立方米,恢复林木9125株,投放鱼苗200余尾,被破坏土地得以恢复耕种,督促当事人对违法生产造成的土地和地下水污染进行无害化处理,清除危险废物500余斤。公益诉讼工作平稳有序,取得了初步阶段性效果,排在全省检察机关前列,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铁岭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铁岭日报记者王赛:刚才提到,截至目前,铁岭市检察机关已经有9起公益诉讼案件起诉到了法院,能否举一实例,通过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使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得到了保护?
魏晓善:2015年至2017年11月,昌图县王某某未经审批,私自开设塑料颗粒加工厂,生产中产生的大量污染废水及废物残渣,未经任何环保处理,直接排放至院内渗坑中。经鉴定:所产生的废渣属于危险废物。昌图县检察院于今年4月4日在昌图县法院对被告人王某某提起环境和资源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公开开庭审判,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这也是全省首例当庭宣判的环境和资源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被告人王某某因犯环境污染罪被判处拘役四个月,罚金2万元,对被侵害生态环境恢复原状,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案件宣判后,王某某当庭表示服判,检察机关继续跟踪判决执行情况,于5月22日,完成污染物的清理工作,被破坏的环境得到修复。这起诉讼案件中,部分全国、省、市、县人大代表观摩了庭审,取得了非常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铁岭电视台记者张卓: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铁岭市两级检察机关在食品药品领域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是怎样的?
李尚杰: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领域上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把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法律层面,赋予检察机关监督职能,可见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食品药品安全向来是老百姓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银州区检察院关注校园食堂用餐安全,护航未成年人成长,联合银州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对辖区内的幼儿园、小学及中学食堂进行突击检查,银州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当场向发现问题的学校下达了处罚决定书及整改通知书,并在一个月内全部整改完毕,确保了未成年人“舌尖上的安全”。西丰县检察院、调兵山市检察院,针对学校周边流动摊贩无证照、无备案销售可能损害学生身体健康安全的食品问题,对赋有监督管理职责的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0余个流动摊点得到整改和取缔。
7月27日上午9时30分,铁岭市人民检察院召开铁岭市公益诉讼工作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了铁岭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由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新闻发言人于立卫主持,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潘铁华作新闻发布词。潘铁华副检察长向与会的5家新闻媒体通报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以及2017年7月以来铁岭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具体措施。
据介绍,今年1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求发同志对公益诉讼工作作出重要批示。6月,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省检察院关于我省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和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建议,陈求发书记对公益诉讼工作的开展再次做出重要指示,会议决定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关于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通知。铁岭市委对检察工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焕秋同志自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多次听取工作汇报、作出批示。今年7月,市委常委会又听取了市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情况的专题汇报,何焕秋书记再次就公益诉讼工作做出指示,会议同意市检察院关于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建议,决定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下发关于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通知,为全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提供了坚强领导和保障。7月13日,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全市公益诉讼工作推进会,市人大、市政协、市中级法院、全市30余家行政机关参加了会议,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食药监局在会上做了表态发言。
自2017年7月公益诉讼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指示精神和上级院工作部署,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牢牢抓住公益核心,扎实推进公益诉讼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在治理柴河水环境、银州区校园食品安全、西丰县森林资源保护等多方面取得了初步阶段性效果。银州区人民检察院在其“银州检察”官方微信公众号建立“随手拍”——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举报平台,拓宽了公共利益领域法律监督的渠道,引导群众“随手拍”,共同守护银州“青山绿水、舌尖安全”。
通报情况后,记者对公益诉讼工作方面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魏晓善、民事行政检察处处长李尚杰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辽宁法制报记者江海峰:自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铁岭市两级检察机关取得了哪些成绩?
李尚杰:2017年7月公益诉讼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全市两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公益诉讼工作。截至2018年7月,全市检察机关已立案209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88件,提起公益诉讼案件9件。清理河道淤沙5万立方米,清理河道、村屯垃圾污染4千立方米,恢复林木9125株,投放鱼苗200余尾,被破坏土地得以恢复耕种,督促当事人对违法生产造成的土地和地下水污染进行无害化处理,清除危险废物500余斤。公益诉讼工作平稳有序,取得了初步阶段性效果,排在全省检察机关前列,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铁岭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铁岭日报记者王赛:刚才提到,截至目前,铁岭市检察机关已经有9起公益诉讼案件起诉到了法院,能否举一实例,通过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使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得到了保护?
魏晓善:2015年至2017年11月,昌图县王某某未经审批,私自开设塑料颗粒加工厂,生产中产生的大量污染废水及废物残渣,未经任何环保处理,直接排放至院内渗坑中。经鉴定:所产生的废渣属于危险废物。昌图县检察院于今年4月4日在昌图县法院对被告人王某某提起环境和资源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公开开庭审判,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这也是全省首例当庭宣判的环境和资源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被告人王某某因犯环境污染罪被判处拘役四个月,罚金2万元,对被侵害生态环境恢复原状,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案件宣判后,王某某当庭表示服判,检察机关继续跟踪判决执行情况,于5月22日,完成污染物的清理工作,被破坏的环境得到修复。这起诉讼案件中,部分全国、省、市、县人大代表观摩了庭审,取得了非常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铁岭电视台记者张卓: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铁岭市两级检察机关在食品药品领域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是怎样的?
李尚杰: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领域上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把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法律层面,赋予检察机关监督职能,可见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食品药品安全向来是老百姓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银州区检察院关注校园食堂用餐安全,护航未成年人成长,联合银州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局对辖区内的幼儿园、小学及中学食堂进行突击检查,银州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当场向发现问题的学校下达了处罚决定书及整改通知书,并在一个月内全部整改完毕,确保了未成年人“舌尖上的安全”。西丰县检察院、调兵山市检察院,针对学校周边流动摊贩无证照、无备案销售可能损害学生身体健康安全的食品问题,对赋有监督管理职责的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0余个流动摊点得到整改和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