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守的意义
调试完喇叭,拧紧了喷壶,我和临时党支部李学军书记在“居民十不要”的播放声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例行巡查。
来到安康社区协助防疫已经一周了,伴随着日复一日覆盖全辖区的巡逻值勤,初来乍到时的陌生感渐渐褪去,沿路走来,越来越多的“蓝口罩”、“黑口罩”们向我们点头致意。看着街边一家家恢复营业的店铺,回想起之前在其他社区起早趟黑的防疫情景,“歇一歇”的想法不时从脑子里窜出来。
“得坚持住,不能放松啊,”从临时党支部成立的第一天起,李书记就不厌其烦地叮嘱大家,“因为你的放松漏了一个病例,全铁岭人的努力和付出就白费了。”
行李箱拖拽的声响打断了我的思绪。迎面走来的两人风尘仆仆,李书记端详了两眼立刻上前问询,在了解到他们是一对夫妇、刚从海南返回后,他对二人说,“你们先跟社区电话联系报备,然后居家隔离14天,放心,社区和我们会帮你们采购吃的用的,你们就宅在家好好歇歇。”
目送二人走进居民楼的背影,我长出了一口气。“这要是漏过去,就是我们的失职,”李书记边说边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路口的风吹得更凉了,落日余晖洒在他身后,一地金黄。
二、一只手套
“真不是个东西!”
“乱丢垃圾,没公德!”
一阵叫骂声打破了广场边原本的宁静。
张英赶忙把掉在路上的白手套捡起来,瞅了眼还在路边不依不饶的环卫大娘,嘀咕了句,“不小心从兜里掉出来的,哪有丢手套丢一只的......”说完就把手套塞回了接着电话、若无其事的法警支队长丛成山兜里。
看着丛队长另一只手上戴得好好的手套,我想上前理论几句,被他一只大手拦了回去,他冲着环卫大娘点了点头,拿着喷壶传单往前走去。
“疫情这么久,人都憋坏了、累坏了,你得给他们个出气筒。为什么要咱们党员进社区,就是要服务群众,不是简简单单的发传单、巡逻,更得走进群众心里。群众心理舒坦了,咱们哪怕受点委屈都不算啥。”后来我提起这事的时候,他平静地对我说。
疫情平稳了,人们逐渐走出家门,释放压力,拥抱这个阔别许久的世界。在一些人眼里,没完没了的提醒也逐渐像赖在春天里的冬风一样“不合时宜”。不带口罩出门、扎堆聚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个时候,戴着显眼的红袖标的我们“不合时宜”地登场了,微笑,劝说,周而复始,即使迎来的是冰冷的态度和刻薄的语气。直到有一天,一位大娘跟我们说,“你们那个袖标有多余的没,给我一个呗,我让我那些老姐妹儿少聚堆,她们都听我的。”
“大娘,我们带的这个袖标是组织上给我们专门派发的,代表我们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感谢您惦念我们,我们这还有社区疫情防控的红袖标,给您带上......”
那天起,社区又多了一位带红袖标的义务宣传员。
三、我和大姐有约
“我在三中路口呢......好的,我在这等你,”挂断了电话,我继续对沿街商户做着记录。
不一会儿,社区书记闫杰就来了。
我们约好了到社区里排查卫生问题,边走边聊。
她:你缺什么信息,我这都有。
我:社区里面的商户,精确到哪栋楼,我想做个表。
她:当然有啦,我回头给你查一下。
排查完后,我陪着她来到了物业公司,一路上她跟我提起园艺3号楼刘大娘的情况,刚刚采买的药吃不了几天,我答应她等过两天再帮老人家买点菜连带着一起送去。
“崔姐,我又来啦......”闫杰笑吟吟地走进办公室,简单和苗埔小区物业部的主管崔瑞华寒暄了几句,“这是检察院派来社区帮忙的小王,他要跟你汇报下5号发现的外地返铁人员情况”,我汇报,她补充,何时返回、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沟通细节等等,事无巨细。
“你们做好登记,我们做好管理,卫生消杀方面就劳你们多费心啦!”也不多坐,我们马不停蹄地往社区办公室赶,还有几个宣传信息和台账要完善。
“小王,你这么整天往社区跑,跟我们一样周末也不休息,孩子有人带吗?”休息闲聊的时候,闫书记问我。我说只能辛苦媳妇和父母了,特别是媳妇,白天上班,晚上又要带孩子,我才能静下心来忙工作。一聊起孩子,两个家长就有了共同话题,听到她提起自己的孩子,说开学了,本来该督促孩子上网课辅导她做功课,可别说辅导了,自己几点能回家都是个未知数;孩子平时想打个电话听听妈妈的声音,可一打就是占线,原因是妈妈总是在不停地和其他防疫部门、社区居民联系......
“等疫情结束了,咱们再好好补偿家人和孩子吧,”我整理好桌案上的台账,放到她的桌前,“放心吧闫书记,事再多,有我们呢。”
她抬起笑眼,“嗯。”
结语:
有一个朋友曾告诉过我,如果“坚持”本身很容易,那就不叫做坚持。
当你我正透过一篇篇或平和或激昂的文字,了解到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们用默默耕耘去换取一寸又一寸抗击疫情胜利的希望时,他们依然坚持在病榻前、在马路边、在工地上、在社区里,在数不清的岗位上,守护我们的韶华岁月。那不是书香墨韵,更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出征前剃掉的长发,是巡逻时踩下的足印,是挥舞工具时滴下的汗水,是放在居民门前的生活必需品。有时候,他们的脚步会略显沉重,但且让他们喘口气,正衣装,再前行。他们会一直坚持,坚持到春暖花开,人间清平。
坚持,就是胜利。
一、坚守的意义
调试完喇叭,拧紧了喷壶,我和临时党支部李学军书记在“居民十不要”的播放声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例行巡查。
来到安康社区协助防疫已经一周了,伴随着日复一日覆盖全辖区的巡逻值勤,初来乍到时的陌生感渐渐褪去,沿路走来,越来越多的“蓝口罩”、“黑口罩”们向我们点头致意。看着街边一家家恢复营业的店铺,回想起之前在其他社区起早趟黑的防疫情景,“歇一歇”的想法不时从脑子里窜出来。
“得坚持住,不能放松啊,”从临时党支部成立的第一天起,李书记就不厌其烦地叮嘱大家,“因为你的放松漏了一个病例,全铁岭人的努力和付出就白费了。”
行李箱拖拽的声响打断了我的思绪。迎面走来的两人风尘仆仆,李书记端详了两眼立刻上前问询,在了解到他们是一对夫妇、刚从海南返回后,他对二人说,“你们先跟社区电话联系报备,然后居家隔离14天,放心,社区和我们会帮你们采购吃的用的,你们就宅在家好好歇歇。”
目送二人走进居民楼的背影,我长出了一口气。“这要是漏过去,就是我们的失职,”李书记边说边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路口的风吹得更凉了,落日余晖洒在他身后,一地金黄。
二、一只手套
“真不是个东西!”
“乱丢垃圾,没公德!”
一阵叫骂声打破了广场边原本的宁静。
张英赶忙把掉在路上的白手套捡起来,瞅了眼还在路边不依不饶的环卫大娘,嘀咕了句,“不小心从兜里掉出来的,哪有丢手套丢一只的......”说完就把手套塞回了接着电话、若无其事的法警支队长丛成山兜里。
看着丛队长另一只手上戴得好好的手套,我想上前理论几句,被他一只大手拦了回去,他冲着环卫大娘点了点头,拿着喷壶传单往前走去。
“疫情这么久,人都憋坏了、累坏了,你得给他们个出气筒。为什么要咱们党员进社区,就是要服务群众,不是简简单单的发传单、巡逻,更得走进群众心里。群众心理舒坦了,咱们哪怕受点委屈都不算啥。”后来我提起这事的时候,他平静地对我说。
疫情平稳了,人们逐渐走出家门,释放压力,拥抱这个阔别许久的世界。在一些人眼里,没完没了的提醒也逐渐像赖在春天里的冬风一样“不合时宜”。不带口罩出门、扎堆聚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个时候,戴着显眼的红袖标的我们“不合时宜”地登场了,微笑,劝说,周而复始,即使迎来的是冰冷的态度和刻薄的语气。直到有一天,一位大娘跟我们说,“你们那个袖标有多余的没,给我一个呗,我让我那些老姐妹儿少聚堆,她们都听我的。”
“大娘,我们带的这个袖标是组织上给我们专门派发的,代表我们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感谢您惦念我们,我们这还有社区疫情防控的红袖标,给您带上......”
那天起,社区又多了一位带红袖标的义务宣传员。
三、我和大姐有约
“我在三中路口呢......好的,我在这等你,”挂断了电话,我继续对沿街商户做着记录。
不一会儿,社区书记闫杰就来了。
我们约好了到社区里排查卫生问题,边走边聊。
她:你缺什么信息,我这都有。
我:社区里面的商户,精确到哪栋楼,我想做个表。
她:当然有啦,我回头给你查一下。
排查完后,我陪着她来到了物业公司,一路上她跟我提起园艺3号楼刘大娘的情况,刚刚采买的药吃不了几天,我答应她等过两天再帮老人家买点菜连带着一起送去。
“崔姐,我又来啦......”闫杰笑吟吟地走进办公室,简单和苗埔小区物业部的主管崔瑞华寒暄了几句,“这是检察院派来社区帮忙的小王,他要跟你汇报下5号发现的外地返铁人员情况”,我汇报,她补充,何时返回、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沟通细节等等,事无巨细。
“你们做好登记,我们做好管理,卫生消杀方面就劳你们多费心啦!”也不多坐,我们马不停蹄地往社区办公室赶,还有几个宣传信息和台账要完善。
“小王,你这么整天往社区跑,跟我们一样周末也不休息,孩子有人带吗?”休息闲聊的时候,闫书记问我。我说只能辛苦媳妇和父母了,特别是媳妇,白天上班,晚上又要带孩子,我才能静下心来忙工作。一聊起孩子,两个家长就有了共同话题,听到她提起自己的孩子,说开学了,本来该督促孩子上网课辅导她做功课,可别说辅导了,自己几点能回家都是个未知数;孩子平时想打个电话听听妈妈的声音,可一打就是占线,原因是妈妈总是在不停地和其他防疫部门、社区居民联系......
“等疫情结束了,咱们再好好补偿家人和孩子吧,”我整理好桌案上的台账,放到她的桌前,“放心吧闫书记,事再多,有我们呢。”
她抬起笑眼,“嗯。”
结语:
有一个朋友曾告诉过我,如果“坚持”本身很容易,那就不叫做坚持。
当你我正透过一篇篇或平和或激昂的文字,了解到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们用默默耕耘去换取一寸又一寸抗击疫情胜利的希望时,他们依然坚持在病榻前、在马路边、在工地上、在社区里,在数不清的岗位上,守护我们的韶华岁月。那不是书香墨韵,更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出征前剃掉的长发,是巡逻时踩下的足印,是挥舞工具时滴下的汗水,是放在居民门前的生活必需品。有时候,他们的脚步会略显沉重,但且让他们喘口气,正衣装,再前行。他们会一直坚持,坚持到春暖花开,人间清平。
坚持,就是胜利。